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健脾袪濕


過了三十五歲, 女人踏入衰老期, 一般人總以為衰老只與腎有關, 其實脾也佔很重要的位置(脾主肌肉, 四肢, 氣血) , 脾不好, 面部鬆馳, 蝴蝶袖, 腰有游泳圈/腹脹, 胸下垂等等....天哪, 我根本就是人版啦!

脾虛原因:
  • 思慮過度(思傷脾)
  • 不吃主食(不吃米飯)
  • 過吃寒涼
  • 久坐不動
改善脾虛藥材:

茯苓(健脾利濕), 例如:

四味化濕湯: 茯苓, 薏米, 赤小豆, 扁豆各15克, 煮水30分鐘, 能健脾去濕, 清熱解毒.

五白糕: 白茯苓, 白山藥, 白蓮子, 白扁豆, 白菊花, 蒸糕食之, 能健脾益氣, 美白肌膚, 去斑養顏

茶飲: 佩蘭, 藺香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痛腳

以為過了2024犯太歲年, 生活會輕鬆點, 誰知一人自由行去福岡五天, 第三天去太宰府就扭傷了腳, 自行療傷下一回到香港會請了一個星期病假, 每天都去針灸敷藥, 順便去醫師三母子女吹吹水, 也算是苦中作樂 過去一年也是挺辛苦的, 考車兩次都失敗, 住的NAPA覺得鋅盤漏水, 浴缸...